註冊職業治療師
李加歡
轉載自《星島》

行動不便的長者出行, 以往只可選用傳統輪 椅,近年電控輪椅愈出愈 新穎,性能亦進一步提升, 而最流行的嶄新選擇則有「電 動代步車」(Scooter),就連「超人」 李嘉誠早前都用來出席活動。不過,無 論性能如何先進,儘管長者又適合使 用,最首要是考慮能否坐得舒適,尺寸 是否恰當,否則隨時坐出其他毛病來, 且聽專家詳細明示。
不少老人出門要依靠輪椅,但又不想雙手受累或由旁人推動,電動輪椅就成為最佳選擇,職業治療師李加歡 (Fiona,左圖)表示,「首先,電動輪椅的售價一般較貴,長 者要衡量經濟能力。其次是電動輪椅的操作比自行推動型輪 椅複雜,譬如車輛行前、倒後、轉彎也需要學習操控的方 法。」
細小輕巧非絕對優勢
Fiona強調,輪椅的尺寸要適合長者身體需要, 「細小輕巧」不一定最好,例如座位的闊度,臀部兩 側旁邊應剛好放得下一隻手背,並且可沿大腿順利 向外掃出,為之合適的座位闊度。雙腳連腳板 應可平放於腳踏,髖關節、膝關節呈90度。若 腳部吊高離地,等於沒承托。另外,座位太 鬆動,長者身體重心偏離座椅中心,易坐至 東倒西歪,長期下去身體容易變形。座位寬 度太窄,則易因輪椅座位與身體皮膚之間 的剪力過大而導致褥瘡。座位深度和靠背高 度也須注意,「座位最前方邊緣與膝蓋後應 距離三隻手指位,否則壓住膝蓋後凹位的大 量神經線和血管,便會影響血液循環;一般靠背應高至使用者腋下十厘米位 置,讓使用者的肩胛骨不會被頂住,令腰背得到最佳承托。」 電動輪椅好處是毋須麻煩別人便可自行出門,但就要多考慮出門的路 程是否崎嶇,「香港一些地區的地勢不平、斜路多,有些電動輪椅的後轆比 較小,車轆的避震和耐磨能力就未必足夠。」綜合而言,長者在購買電動輪 椅前,先要聽從職業治療師或物理治療師的評估,然後再選擇合適的輪椅型 號,才萬無一失。
電動輪椅後轆忌過細, 容易避震不足。
留意久坐舒適度
不少精靈長者的健康尚可,只是行走久了,才會累一點,坐輪椅又好像不夠 Chill,近期極為流行的電動代步車(Scooter,類似輪椅的移動輔助設備)亦是一個不錯 的選擇。
Fiona笑言,「有些長者只想行累時坐一下,在健康情況許可下,長者以電動車代 步也是無妨,不過他們一樣要考慮座位是否切合需要,例如背墊和坐墊的承托力,坐 久了會否感到不適。另外,也要考慮自身的下肢力量,電動車有不同的型號,有些類 似單車的款式,雙腳放在踏板上,空間較窄,腳力較弱長者便需要注意。」Fiona建 議長者購買電動代步車前,同樣要經過專業醫護人員的評估,才選購合適的類型 及產品。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