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Shining Family

照顧ADHD小朋友壓力爆煲 家長可以點做?

已更新:2023年8月25日

精神科專科 黃穎勤醫生


轉載自《Parents Daily

照顧ADHD小朋友 壓力爆煲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 家長情緒

為人父母,傾盡心血照顧子女,壓力之大可想而知。特別是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小朋友的家長,他們可能因對此病不甚了解,或是子女惱人的病徵而飽受困擾,若然這些負面情緒無法得到紓緩,最終可能影響到親子關係。


面對這些難題,家長應該如何是好呢?有精神科專科醫生建議家長,假如壓力爆煲,無需要逞強,應該向家人及社工求助;此外,若能透過藥物穩定ADHD小朋友的行為及情緒,一方面有助小朋友長遠成長,另一方面能減輕照顧者的壓力。


阿敏(化名)是位單親媽媽,年多前開始因抑鬱症而要接受治療,誰想到背後原因,竟與她的ADHD小朋友有關。她憶述,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囡囡需要留在家中進行網課,課堂期間經常無法集中精神,導致吵架頻生,使她承受龐大壓力。這種情況更一直持續,令雙方猶如困獸鬥,最終誘發出情緒病。幸而,隨着疫情好轉而復課,加上女兒服用長效藥物穩定病情,阿敏的情緒也隨之好轉,親子關係也再次融洽起來。


學習環境常變 是家長壓力的引爆點

精神科專科黃穎勤醫生直言,過去兩年的確收到不少家長求助,指ADHD子女在疫情期間無法適應網課與停課的轉變,尤其在網課期間,家長需要留在家中照顧小朋友,他們無法自律上課,正是父母的一大痛點;即使現在復課,也不代表情況有所改善。她舉例,小朋友課堂期間無法集中精神、經常忘記做功課及帶齊書本,也令家長感到非常懊惱,加上ADHD小朋友的成績普遍在復課後落後,一旦無法追上進度,家長的壓力自然更大。


不過,家長必須明白,關係僵持不會令到雙方得益。黃醫生說:「家長必須明白小朋友經常被責罵的話,容易自信心低落,加上疫情期間他們無法正常社交,本身或已有焦慮情緒,如果家長也無法自我控制而經常大聲呼喝,無疑影響到雙方關係,是大家不想看見的結果。」


毋須過份自責 主動求助以紓緩壓力

究竟父母應該如何處理這些壓力呢?黃醫生認為,家長毋須獨自承擔所有照顧子女的責任,可以的話,不妨向家人求助,分擔照顧壓力,必要時甚至可以尋求社工協助,透過專業人士評估及改善ADHD小朋友的行為。此外,照顧者也應該讓自己有休息時間,避免全天候「監視」着ADHD小朋友,反而應該多留意他們生活及學習上的轉變,例如當發現他們情緒問題或發展遲緩,便應該及早接受治療,減低對成長的影響。


事實上,部份家長對ADHD這個疾病未必有太深認識。黃醫生稱,ADHD小朋友有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的問題,例如無法集中精神、同時間不能思考太多東西,課堂時未必能專心上課,不自覺大聲說話擾亂課堂秩序等等。「家長不妨留意這些症狀是否從小開始,抑或是自從某些事件而引起。舉例說,某些小朋友會在妹妹或弟弟出生後出現行為改變,覺得被忽略而出現相關行為,希望喚起關注,但這些情況並不是ADHD的範圍,相反假如這些症狀由小到大一直存在,家長便要及早尋求專業協助。」


及早求醫治療 藥物介入有助穩定病情

家長與小朋友求診時,醫生會透過臨床評估及觀察作出診斷,並為小朋友進行智商及讀寫障礙測試,排除其他共病。黃醫生指出,現時有些針對ADHD的藥物分為短、中,長效,能夠穩定ADHD小朋友的情緒,藥物劑量會根據他們的身高體重而定,家長毋須擔心副作用過多而影響成長。


至於應該使用哪類藥物,黃醫生指因應小朋友的整體病情及實際狀況,假設放學後需要做功課和溫習測驗考試,就可能需要服用十二小時長效藥物,以更長時間控制徵狀。她補充,部份家長或會在網課或暑假期間給予小朋友「藥物假期」,但她並不建議這種做法,因突然停藥或會減低治療效果,日後重新服藥時,小朋友在適應藥性或副作用上或會變得困難。


黃醫生又提醒家長,治療ADHD的方法各有不同成效、副作用及風險,家長應與醫生充份討論,再按子女身體狀況及實際病情等,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