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Shining Family

婚後家 + 家,融合一個家

已更新:2天前

温成顯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轉載自【oh 爸媽!


婚後家 + 家,融合一個家-温成顯-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成家立室,看似夫婦二人的事情。 但當走進這個家的時候,不難發現還有兩個家庭存在,分別是丈夫及妻子的原生家庭。 婚姻不單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六個人的事。在基督教的婚禮當中,常常聽到牧師訓勉一對新人有關聖經的教導:「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要成家,原來先要離開原生家庭,挑戰可為不少。


        個人的成長經驗跟原生家庭緊密相連。 家庭塑造我們的「自我」,包括性格、 價值觀、思想、情感、溝通互動及處事方式等。 夫婦之間的差異可以理解。 博域家庭理論指出,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反映出人有不同程度的「自我」區分。 一個「自我」區分良好的人,會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情感及行為反應,可以調節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例如婚後作為一個丈夫或妻子的角色而不受制於與父母的經驗。 相反,一個「自我」區分不佳的人,會缺乏獨立思考,與原生家庭經驗未能分離,難於成為獨特的「夫」「婦」。


        認識一對夫婦,黄生為獨子,與母親關係十分緊密,黃太是家中幼女,與家人關係融洽。 黄生自小受母親照顧,性格內向被動,父母經常爭吵,為母親感到難過,對她唯命是從。 婚後搬離原居,母親甚為不悅,黄生只好隱瞞太太,偷偷多加探望,也容許母親自由進出,打掃新居。 黃太當然十分氣憤,責罵黄生為裙腳仔,事事聽從奶奶, 在婆媳糾紛中,感到不被保護。 同時亦覺得居所被侵佔,沒有二人空間,深深感到被忽略,不被尊重,得不到愛護。 二人關係緊張,每次太太跟他理論的時候,黄生都默不作聲,避免爭吵,黃太更加火爆,咬住他不放。 二人情感連繫漸失,關係也越疏離。


        如何處理夫婦二人因原生家庭經驗的差異對婚姻關係的影響,可參考以下一些建議:


  1. 同理了解(Empathic understanding)

    原生家庭是沒有得選擇,但改善其帶來的負面影響卻是可以選擇。 研究顯示原生家庭帶來的負面影響,如基因般是可以跨代遺傳。 沒有兩個家庭是完全相同,每個家庭及經驗都是獨特的。 既然如此,夫婦二人就要學習走進對方的原生家庭,用對方的角度,以真誠、不批判及接納的心態,了解他或她與父母的關係及成長經驗,並帶來對夫妻關係及建立家庭的影響。


  2. 定立界線(Boundary)

    家庭需要定立界線,以培養夫婦關係及維護家庭的發展。 要離開原生家庭,不是拋棄不理,是學習「自我」區分。 隨着年紀的增長及不同的經歷,可以嘗試在思維上作出調整,用不同的角度看以往與父母糾纏不清的關係及其對個人成長的影響。 例如跟對方多分享個人在照顧父母不足的內疚,商討及選擇以不同的關懷方式;夫婦能夠安排定時探望雙親,就不用勞煩父母經常來探訪等等。 過程不易,但可以有商有量,夫婦就能以較平常的心面對。


  3. 共同策劃(Partnership)

    夫婦二人來自不同的原生家庭,當然各自有不同的家庭習慣、規則、溝通及相處模式。 要建立二人的家庭,就好像經營一間公司,需要夫婦共同策劃,釐定有關公司的組織及運作規則。 過程中,大家需要抱持開放態度,坦誠溝通,有商有量,將不同融合成為一個家。 規則可以涵蓋日常生活時間上的運用、社交活動、家務分配、探望雙親、財務安排、家庭私隱及個人空間等。


Kommentare


bottom of page